沙果,这种酸甜可口的水果,在我国多地都有种植,其独特的风味深受大众喜爱。然而,若要确切指出沙果是哪里的特产,答案并非唯一,因为在多个地区,沙果都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悠久的种植历史,成为了当地极具代表性的特色水果。
青海海东乐都区便是沙果的重要产区之一,这里所产的乐都沙果声名远扬。乐都沙果属蔷薇科苹果属,为乔木,通常高4至6米。之所以被称为“乐都沙果”,是因为其产于乐都地区,且果实储存后肉质疏沙。乐都沙果个头较大,果汁丰富,味道鲜美,果实色泽鲜艳、香气浓郁、风味独特。在河湟地区,乐都沙果的品质堪称最佳,其果实色艳多汁,香酥脆甜,贮藏一段时间后肉质会沙化,口感更加独特。乐都沙果不仅可以鲜食,还可制成果干、果丹皮或酿果酒。从药用价值来看,其性甘温,具有消食化滞、散淤止痛的功效。乐都区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中下游,良好的耕地面积、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优质的水源,都为沙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据记载,乐都沙果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,早在明代就已大量栽培。2014年12月24日,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乐都沙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,其产地范围涵盖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、碾伯镇、洪水镇、雨润镇、高店镇、寿乐镇共6个镇现辖行政区域。
内蒙古扎兰屯市同样是沙果的主产区,这里的沙果栽培历史久远。扎兰屯沙果的果形如乒乓球大小,色泽鲜艳,果面光滑且有光泽,果味酸甜、多汁,香气浓郁,果心肉质呈油浸状,风味十分独特,并且具有驱虫明目之功效。扎兰屯所产的黄太平、大秋果、海棠果等沙果品种远近闻名,其沙果饮品、沙果干食品更是名扬海内外、享誉港澳台。扎兰屯春季干旱、风大,升温快;夏季炎热多雨,降水充沛;秋季降温剧烈、昼夜温差大;冬季漫长寒冷,多雪。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,非常适宜沙果生长,为产出优质沙果奠定了基础。扎兰屯沙果获得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(农产品地理标志)、绿色食品等荣誉。
在浙江绍兴诸暨,沙果也有着独特的地位,当地称其为诸暨花红。诸暨花红形扁圆,色黄透红,皮薄汁丰,脆嫩清香,甜酸适口。每100克可食果肉中,含有蛋白质0.2克,脂肪0.1克,糖15克,粗纤维1克,无机盐0.2克,热量60千卡,并含有钙、磷、铁和多种维生素,具有止咳化痰、润喉开胃的功效。诸暨花红,亦名沙果、林禽,主产诸暨宜东、城西、五洩、草塔、外陈等乡镇。明隆庆《诸暨县志》载:“花红邑产。”明万历《绍兴府志》载:“林禽与李绝相似但差小,王右军帖中所谓来禽也。”清及其后,诸暨栽培花红极为广泛,产量、质量均为全省之冠,在沪、杭一带广受赞誉。后来虽因种种原因,花红树遭大量砍伐,一度濒临绝种,但在1987年起又重新恢复发展。
此外,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鄂托克前旗,准格尔山川盛产的沙果以质量好享誉内外。沙果营养丰富,含有淀粉、可溶性糖分、苹果酸、酒石酸等有机酸类以及各种维生素、果胶质和多种矿物盐类等,均易为人体吸收。用这里的沙果加工成的果酱、果酒、罐头、密饯别具风味。从更广泛的分布来看,沙果在我国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云南、西藏、内蒙等地区均有种植,它是中国的特有植物。沙果喜光、耐寒、耐干旱,亦耐水湿及盐碱,适生范围广,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,这使得其在我国多地都能扎根生长。
综合来看,青海乐都、内蒙古扎兰屯、浙江诸暨等地都是沙果的特色产地,它们各自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、气候条件以及悠久的种植传统,孕育出了品质各异但同样美味的沙果,让这种水果在不同地区绽放出独特的魅力,也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味觉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