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探讨“草莓防癌是真的吗”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癌症。癌症,医学上称为“癌”(carcinoma),是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,是肿瘤的一种,泛指所有的恶性肿瘤。它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,受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。生活不规律、抽烟喝酒等人群高发。常见症状包括肿物、疼痛、出血、淋巴结肿大、发热等,且不同系统的癌症会有其相对应的症状。目前肿瘤主要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、化学治疗、放射治疗三种,具体方案需结合肿瘤性质、分期和病人全身状态来选择决定。
那么,草莓作为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水果,被不少人认为具有防癌功效,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?
从营养成分来看,草莓营养丰富,富含多种有效成分。每百克鲜果肉中含维生素C60毫克,比苹果、葡萄含量还高,还含有大量的糖类、蛋白质、有机酸、果胶等营养物质。此外,草莓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、B2、C、PP以及钙、磷、铁、钾、锌、铬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部分微量元素,是人体必需的纤维素、铁、钾、维生素C和黄酮类等成分的重要来源。
一些研究和观点指出,草莓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与防癌抗癌有关。例如,新鲜草莓中含有一种奇妙的鞣酸物质,可在体内产生抗毒作用,阻止癌细胞的形成。同时,草莓中还有一种胺类物质,对预防白血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能起到一定效果。另外,草莓中含有的抗癌物质鞣花酸,这是一种具备强力抗氧化效果的多酚,可抑制、阻碍癌细胞分裂,修复体内受损细胞,抑制恶性肿瘤生长,甚至还能提高免疫系统的机能。意大利马凯大学的研究发现,每天食用10-15颗,约500克的草莓可以有效达到控制并缩小乳癌范围的效果,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草莓中鞣花酸的抗乳癌能力。美国癌症协会(ACS)也表示,每天食用以草莓和蓝莓为首的莓果类,可以有效预防皮肤癌、肝癌、肺癌及食道癌等癌症。
除了上述与防癌相关的成分,草莓中还含有丰富的花青素,能促进良性胆固醇的制造,达到清除血管恶性胆固醇的效果,使血液流动畅通,减轻心脏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,而良好的心血管状态对整体健康有益,间接可能对防癌有一定积极意义。其含有的有机酸有助于促进胃肠道的功能,对食欲不振、腹胀、消化不良有很好的疗效,饭前吃几颗草莓可增进食欲,助消化。且草莓中的果胶和膳食纤维,可以改善肠道菌丛生态,促进胃肠蠕动,帮助消化,改善便秘,预防痔疮、肠癌的发生,也能降低胆固醇。肠道健康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,通过维持肠道正常功能,可能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和吸收,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癌风险。
然而,虽然草莓中含有这些对健康有益且可能与防癌相关的成分,但不能简单地得出草莓能防癌的绝对结论。癌症的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,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,包括遗传因素、生活方式(如吸烟、饮酒、缺乏运动、不合理饮食等)、环境因素(如化学物质暴露、辐射等)以及慢性疾病等。仅仅依靠食用某种单一的食物,包括草莓,是无法完全预防癌症发生的。
草莓含有一些对身体有益且可能在防癌方面发挥一定作用的成分,如鞣酸、胺类物质、鞣花酸、花青素、有机酸、果胶和膳食纤维等。但不能将草莓视为预防癌症的“神奇食物”。在日常生活中,保持均衡饮食,摄入多样化的食物,包括各类水果、蔬菜、全谷物、优质蛋白质等,并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等,才是维持身体健康、降低患癌风险的有效途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