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自制饮品因其天然、个性化的特点备受青睐,自制樱桃酒便是其中之一。樱桃酒不仅色泽诱人,还散发着独特果香,许多人认为亲手酿造能保证品质与安全。然而,自制樱桃酒存在一定风险,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中毒事件,危害身体健康。
樱桃酒中毒的常见原因
原料选择不当
樱桃是制作樱桃酒的基础原料,若樱桃本身不新鲜或受污染,会影响酒的质量与安全性。樱桃变质后,微生物大量繁殖,可能产生有害物质,如霉菌毒素。有些樱桃在生长过程中,因农药使用不当,导致农药残留超标,酿酒时这些残留农药会融入酒中,饮用后危害人体健康。樱桃核也需特别注意,它含有氰苷,这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。在酿酒过程中,若樱桃核破裂,氰苷在酶的作用下会水解产生氢氰酸,这是剧毒物质,即使少量摄入也可能引发中毒。有研究表明,大量食用含氰苷的食物,可能导致人体细胞无法正常利用氧气,进而引发严重后果。因此,制作樱桃酒时,去除樱桃核是降低氰苷中毒风险的重要措施。
酿造过程引入有害物质
自制樱桃酒时,人们通常在家中进行,难以达到专业酿酒厂的卫生标准。酿酒容器和工具若未彻底清洗和消毒,可能残留细菌、霉菌等微生物,酿酒过程中这些微生物会大量繁殖,污染酒液。例如,常见的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,可能在酒中滋生,引发食物中毒。若使用了不合适的容器,如某些塑料容器,在酒精作用下,塑料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溶出,污染樱桃酒。此外,部分人在自制樱桃酒时,会添加一些额外成分,如糖、蜂蜜等,若这些添加物质量不佳或受污染,也会增加酒液被污染的风险。
酒精来源及使用错误
自制樱桃酒常需添加酒精以促进发酵或调整酒精度。若使用的酒精来源不明或质量有问题,会带来极大安全隐患。最严重的情况是误将工业酒精当作食用酒精使用。工业酒精含有大量甲醇,甲醇对人体毒性极大。甲醇进入人体后,先在肝脏内经过醇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甲醛,再进一步转化为甲酸。甲醛和甲酸对人体的神经系统、视觉系统等都有严重损害,可导致头痛、头晕、乏力、恶心、呕吐、视力模糊,甚至失明、死亡。如2018年,绥芬河市某餐厅在自制樱桃酒过程中,因购买酒精时出现差错,误将甲醇当成食用酒精使用,致使饮用该樱桃酒的顾客甲醇中毒死亡。
中毒症状及危害
急性中毒症状
饮用自制樱桃酒中毒后,症状通常在短时间内显现。轻度中毒者可能出现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,同时伴有乏力、嗜睡等不适。这些症状与常见食物中毒相似,容易被忽视。随着中毒加深,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、眼前黑影、复视等视觉障碍,这是甲醇中毒影响视神经的典型表现。严重中毒者可能陷入昏迷,呼吸抑制,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。若怀疑因饮用自制樱桃酒中毒,应立即就医,争取治疗时间。
慢性危害
长期少量饮用存在安全问题的自制樱桃酒,虽不会立即出现急性中毒症状,但可能对身体造成慢性损害。如酒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逐渐损伤肝脏功能,长期积累导致肝脏病变,引发肝炎、肝硬化等疾病。对神经系统也有潜在危害,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,还可能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,使人更容易生病。
如何预防自制樱桃酒中毒
严格挑选原料
选择新鲜、无病虫害、无变质的樱桃,尽量购买有质量保障的产品。购买时仔细检查樱桃外观,确保表皮光滑、色泽鲜艳、无软烂迹象。去除樱桃核,可使用樱桃去核器等工具,既能保证去核效果,又能减少对果肉的损伤。处理好的樱桃用清水冲洗干净,去除表面灰尘、杂质和残留农药,再用淡盐水浸泡一段时间,进一步杀菌消毒。
规范酿造流程
对酿酒所需的容器、工具,如酒瓶、搅拌棒、滤网等,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。可先用洗洁精洗净,再用开水煮沸消毒,或使用专门的消毒剂按说明操作。消毒后,将容器倒置晾干,避免水分残留。选用密封性好的玻璃容器或陶瓷容器,避免使用塑料容器,防止酒精与塑料发生反应。遵循正确的酿造方法,可参考可靠的酿酒配方和教程,严格控制发酵温度和时间。自然发酵时,温度一般控制在15-25摄氏度,过高温度易导致杂菌滋生,过低则会使发酵缓慢甚至停止。
确保酒精安全
购买酒精时,选择正规渠道,确保购买到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酒精。仔细查看产品标签,确认酒精的类型、生产厂家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等信息,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酒精。若对酒精质量有疑问,可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部门。严格按照配方要求的量添加酒精,避免随意增加用量,以免影响酒的口感和安全性。
自制樱桃酒虽有独特魅力,但在享受过程中不能忽视安全问题。只有严格把控原料选择、酿造流程和酒精使用等环节,才能降低中毒风险,让自制樱桃酒成为真正美味又安全的饮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