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春鱼,因其雌鱼腹中满是鱼卵,在我国南方方言里,“蛋”“卵”称为“春”,故而得名。这种原产于日本的深海鱼,属胡瓜鱼目胡瓜鱼科,又名毛鳞鱼、胡瓜鱼,鱼身细长如柳叶,一般个头在10厘米左右,最长可达23厘米。多春鱼肉质鲜嫩,味道鲜美,营养价值颇高,含有蛋白质、维生素、钙、磷、钾等丰富的营养成分,尤其富含钙质,是儿童成长、骨质疏松症患者及老人补充营养的优质食材。那么多春鱼什么时候最好吃呢?这得从其生长习性和季节特点来分析。
多春鱼平时生活在海里,成鱼会在春天来到海边河口处产卵,产卵日期大致在每年的3-5月,孵化场所常见于较大的河道支流和浅滩,这个时期也正是捕捞多春鱼的黄金时机。从季节的维度来看,春季无疑是多春鱼最为美味的时节。当春季来临,万物复苏,水温逐渐升高,多春鱼经过一整个冬天的蛰伏,开始活跃起来,大量进食以储备能量用于产卵繁殖。此时的多春鱼,身体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,肉质变得极为肥美鲜嫩,鱼籽也发育得饱满充实。无论是清蒸、香煎还是油炸,都能最大程度地展现多春鱼的鲜美滋味。比如清蒸多春鱼,简单的烹饪方式保留了鱼肉原汁原味的鲜嫩口感,鱼籽的鲜香也得以完整呈现;香煎多春鱼则使得鱼身外皮金黄酥脆,内部肉质鲜嫩多汁,一口咬下去,既有外皮的香脆,又有鱼肉和鱼籽的鲜美在口中绽放;油炸多春鱼更是将多春鱼的美味发挥到极致,酥脆的外皮包裹着鲜嫩的鱼肉和饱满的鱼籽,一口咬下,鱼籽在口中爆开,带来独特的口感体验。
进入四月、五月和六月,也就是春季到初夏这段时间,南海地区的水温持续上升,多春鱼的体型进一步长大,营养成分也愈发丰富。此时的多春鱼不仅味道鲜美,肉质的鲜嫩程度也达到了一个高峰,是一年中食用多春鱼的最佳时段。在这个时间段捕获的多春鱼,无论是在外观上,还是在口感和营养上,都堪称上乘。其鱼身肥美,鱼籽饱满,烹饪后无论是色泽还是香气,都让人垂涎欲滴。
到了七月、八月和九月,多春鱼的产区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。这一时期,气温高、湿度大,多春鱼的产卵等生理活动有所提前。虽然此时多春鱼的肉质仍然较为鲜美,但由于其营养成分大量被分配到产卵等繁殖活动上,在滋味上相较于第二季度(四月至六月)会稍逊一筹。不过,如果烹饪得当,依然能够品尝到多春鱼独特的风味。
而在十月、十一月和十二月,多春鱼进入淡季,产区主要在东海和南海。此时的多春鱼过度肥胖,肉质不再鲜嫩,口感大打折扣,而且价格相对较高。从性价比和食用体验的角度考虑,并不建议在这一时期购买多春鱼。
春季是多春鱼最好吃的季节,尤其是3-6月这段时间,多春鱼最为肥美鲜嫩、营养丰富。当然,在选择多春鱼时,除了关注季节因素,新鲜度也是至关重要的。新鲜的多春鱼鱼眼明亮突出,鱼鳃呈鲜红色,鱼身有弹性,鳞片完整且有光泽。只有选择到新鲜的多春鱼,再搭配合适的烹饪方式,才能真正享受到多春鱼那令人陶醉的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