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椿,这种散发着独特香气的“树生蔬菜”,在春季常常成为餐桌上的宠儿。每至清明前后,椿树梢上便冒出鲜嫩的芽尖,唤醒人们对春日美食的向往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步入5月和6月,不少人心中会泛起嘀咕:此时的香椿还能吃吗?
从香椿的生长规律来看,其一般在清明前后发芽,谷雨之前采摘的最为鲜嫩。正如民间所说,“雨前椿芽嫩如丝,雨后椿芽生木质”,这里的“雨”指的是谷雨节气,意思是过了谷雨,香椿就开始逐渐木质化。通常,5月已过了香椿的最佳食用期,6月时情况更为明显。在自然生长状态下,5-6月的香椿树已经长高,枝干变得粗壮,原本鲜嫩的叶子也愈发厚实、坚韧,口感上不再如春日那般爽脆、鲜嫩多汁。
从口感和品质方面而言,春季头茬采摘的香椿,芽叶肥嫩,香味浓郁,无论是凉拌、炒蛋还是炸香椿鱼,都能将其独特风味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到了5-6月,香椿叶变老,纤维增多,咀嚼时会感觉较为粗糙,甚至带有一丝渣感。而且随着气温升高,虫害和粉病等问题更容易侵袭香椿树,影响其品质。若香椿遭受病虫害,外观上可能出现虫洞、斑点,内部组织也可能受损,食用时不仅口感欠佳,还可能因残留的农药或病菌影响健康。
从营养成分角度分析,香椿富含蛋白质、脂肪、膳食纤维、碳水化合物,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E以及钙、磷、钾等多种营养素。然而,随着生长时间延长,部分营养成分会有所流失。例如,维生素C这类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物质,在香椿变老的过程中含量会逐渐降低,使得其营养价值较春季时有所下降。
尽管5-6月的香椿在口感、品质和营养上有所不足,但并非完全不能食用。若在市场上见到5-6月的香椿,且保存得当,没有出现变质、腐烂迹象,仍然可以选择食用。不过,食用前务必仔细清洗,去除表面可能附着的灰尘、虫卵和病菌。同时,由于香椿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,尤其是生长后期含量可能更高,所以食用前用开水焯烫1-2分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。高温焯烫能够有效去除大部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,降低食品安全风险。
对于一些特殊人群,如对香椿过敏的人,无论在哪个月份,都应谨慎食用。过敏体质者食用香椿后,可能出现皮肤瘙痒、呼吸急促、皮疹等过敏反应,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。此外,肠胃功能较弱者,面对变老、纤维增多的5-6月香椿,也需控制食量,以免加重肠胃消化负担,引起腹胀、腹痛等不适症状。
5月份和6月份的香椿并非绝对不能吃,但相较于春季最佳食用期,其各方面表现均大打折扣。若想品尝到香椿的最佳风味与营养,建议还是选择在春季香椿上市的黄金时期食用。若在5-6月仍想食用香椿,务必严格挑选新鲜、无病虫害的,并做好清洗、焯烫等处理工作,同时结合自身身体状况,谨慎适量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