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讨论“草莓是不是农药最多的水果”这个问题时,我们需要从多方面深入分析。美国环境工作组织(EWG)曾发表报告,在对47种常见蔬果的3.9万份样本调查后指出,草莓可能残留多达22种农药,被认为是农药残留较多的水果之一,约98%的草莓样本含有至少1种农药,甚至有1/3的草莓残留至少10种农药,其中一份样本更是高达22种。这一数据乍看之下,确实会让人觉得草莓是农药“重灾区”。
但仅凭这一报告就判定草莓是农药最多的水果并不客观。从草莓的种植特性来看,草莓作为高效益经济作物,连续多年种植后,病虫害日趋严重。像白粉病、灰霉病、红蜘蛛、蚜虫等较为普遍,严重时发生率可达30%左右。白粉病在低温15-20℃且干燥或高温条件下易蔓延,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重,患病果实失去商品价值;灰霉病喜温暖潮湿,18-25℃、相对湿度90%以上时发病盛,主要危害花果期。红蜘蛛适宜在15-30℃的高温干旱环境下生存,繁殖快且抗药性上升,防治困难。为应对这些病虫害,种植户不得不使用农药。
可这并不意味着草莓的农药残留就必然超标。随着农业技术发展,许多绿色防控手段在草莓种植中得到应用。例如利用捕食螨来防治红蜘蛛,以虫治虫,减少化学农药使用。在农药选择上,果农也倾向于使用无公害食品水果生产中批准的品种,像防治白粉病时使用的白粉净(25%乙嘧酚磺酸酯)悬浮剂、10%世高水分散颗粒剂等。并且,相关部门对草莓农药残留监管严格,定期抽检,一旦发现超标便会严肃处理,从源头上保障草莓质量安全。
在清洗环节,掌握正确方法能大幅降低草莓农药残留。有研究对比发现,流水冲洗能去掉19.8%-68.1%的农残,臭氧清洗可去除36.1%-75.1%,超声波清洗效果更佳,能去除91.2%的农残。同时,清洗时不摘掉草莓蒂很关键,2018年发表在《农业开发与装备》杂志的研究表明,摘掉蒂后浸泡的草莓农残相对更高,因为去蒂后残留农药易随水进入果实内部。日常清洗草莓,可先用自来水冲洗,再用清水、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,最后冲洗干净即可。
从不同水果对比看,虽然EWG报告显示玉米、牛油果残留农药少,只有1%样本被验出有残留农药,菠萝、木瓜、洋葱、卷心菜及芦笋等也较为洁净,逾80%样本不含农药。但不同水果生长环境、病虫害种类和防治手段差异大,不能简单对比。比如苹果,也常受多种病虫害侵扰,农药使用也不少,但因其有较厚果皮,去皮后可减少农残摄入,而草莓无外皮保护,给人农药残留多的直观感受。
所以,不能简单认定草莓就是农药最多的水果。虽然它在种植过程中因病虫害问题使用农药相对频繁,但通过绿色防控、合理用药、严格监管以及正确清洗,我们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美味的草莓。